信息管理

目前制定的管理方案分为几个部分吧,按照不断加深正式化的顺序来

日志

  1. 输入 日志的用途是记录每天的一些零碎的想法
  2. 日志的记录工具使用dayone,dayone的好处主要是记录方便,提供时间、位置信息作为记录的上下文,而且浏览起来极为方便
  3. 日志需要一套系统的记录方法,在记录间隙要插入一些关键词来作为线索
  4. 日志系统需要一定的上下文,通过日志我可以知道自己一天干了什么,是系统化的笔记和日常总结的信息来源
  5. 日志记录的间歇要足够短,以提供充足的上下文
  6. 输出 日志当中的信息有几种输出途径:
(1)用于对往事的回忆
(2)用于daily review当中整合到笔记

TODO

  1. 输入 todo的用途是记录每天要做的事情
  2. todo的记录工具使用omnifocus以及番茄土豆
  3. omnifocus用来记录远期的任务,所有不是近几个小时就要开始做的东西都通过workflow记录到omnifocus的inbox当中
  4. 番茄土豆用来记录每日必做的几件事情以及立即就要搞定的事情
  5. omnifocus与番茄土豆如此分工的原因是番茄土豆的易读性更好,更加适合在工作中查看
  6. 每天进入工作时间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omnifocus当中的任务放入番茄土豆
  7. 原则上omnifocus每天只打开1次,就是整理任务的那次,其余时候不要开这个,一大堆任务看着很是烦躁
  8. 输出 todo当中的信息的输出永远是null,通过完成任务对任务进行关闭

笔记

  1. 输入 笔记的用途是体系化地记录自己的想法、知识、方法论,来源于三种途径:
(1)daily review当中整理的日志内容
(2)阅读过程当中整理的笔记
(3)泛内容生产(比如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体系之类的)
  1. 笔记的记录工具使用sublime,sublime的好处是可以网页化,易于转变为文档,坏处是不方便
  2. sublime上记录的东西的要求是文档化的东西,适合记录方法论类的内容,而不适合记录对于知识点的理解、问题清单以及想法,因为后面这些东西是需要经常review并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以评论或是改动的,内容相对零散而不够体系化。对于这些类型的信息bear的mark功能非常好用(这也是我不想放弃bear的最重要的原因),而对于成体系化的方法论,每次更新就是一个版本,不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小改动(也不是没有,就是比较少)因此可以使用sublime,不仅方便生成sphinx文档,还有利于进行信息检索
  3. sublime记录的东西,有部分是完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,需要在复习过程当中完全剔除掉
  4. 输出 笔记当中的信息将会经过更深层次的整理之后文档化

文档

  1. 输入 文档的用途是提供体系化的完善信息,来源于两种途径:
(1)对于笔记内容的整理
(2)自主编写文档(这个暂时应该还不会去做)
  1. 文档的生产工具使用sublime+sphinx
  2. 优先将sublime当中记录的体系化的内容整理成文档
  3. 对于文档要进行版本控制
  4. 后期可以将sublime笔记与文档相结合,以笔记作为一个中间存储状态